用眼睛看到的(3/5)
因为学员可以自主选择,也就是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,但是完全不适合他的学科学习,这种情况都会出现的,那其实关键的是,这个学科有没有办法将他教会,因为喜欢这种动力存在了,后面就是需要教会他,而且是有效地教会。
当然这是特殊情况,学员这样选择的话,教员和家人会劝导的,不过如果他一定要这样选择的,那只能教了,这毕竟都会是少数的,不过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,天赋和喜欢会产生严重的冲突。
孟汶雯被教导的是所谓的主谓宾,也就是“名词主)是(谓)名词(宾)。”这样的表达方式,就像“自行车是车。”这样表达刚开始孟汶雯很不习惯,因为受其他的人的影响,表达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形式,不过接下来,就慢慢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,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。
当学到指代性词后,就变的正常了,就像“这是自行车。”,“那是自行车。”,这就是孟汶雯看到那辆自行车,后来可以不用实物来表述的,不需要指出实物来表述,连续性存在就可以让听的人明白这种指代性词说的是什么,不过不是现在,孟汶雯必须先学到这种结构,而且在心里清楚明白这种结构。
孟汶雯学习这个过程并没有这样快速,教员还是要进行考核的,看孟汶雯是否已经清楚知晓这种架构,能够很轻易地应用这种架构,在孟汶雯他们知晓这种架构后,就进行下一步教学了。
这里比较难整的是,怎么保证同步,如果这样快速推进进程,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,而是一大群人的事情,当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人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,怎么进行同步,这看起来是不能同步起来的,这也是最大的麻烦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