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(3/5)
见到卢象升这般真接地向自己剖明心迹,崇祯皇帝心下又激动又惶愧,他呐呐道:“建斗忠勇爱国之心,朕已知了,我大明有建斗这般忠诚良将,实是令朕激赏不已。朕心下已明,这议和之事,就此告罢了。”
“吾皇从谏如流,不为宵小奸贼所蒙弊,微臣心下甚慰。有陛下这般仁义明睿之君,实是我大明之福也。微臣为大明的军民百姓,向皇上一大贺。”
见皇帝已明显被自已说服,卢象升脸上显出欣慰之色,拱手连声赞颂了几句。
这时,一旁的陪侍太监,急急递上绢帕,让他擦拭额头与脸上的血渍。
直到这时,崇祯才仿佛突然想起来一般,他扭头望向有面色冰冷平静肃立一旁的李啸,脸上又浮显出莫名的愧疚。
卢象升注意到了皇帝的眼神,脸上顿是涌起怒容,他猛地侧身,狠狠地瞪视着旁边无声伫立的李啸。
李啸却不看他,他微仰着头,空洞的眼神,仿佛正直视着极遥远的地方。
“李啸,你这贼厮,亏我卢某当日在河南之时,这般器重于你,视你有如亲生兄弟一般,万没想到,你这厮这般强悍能战,却是个卖国求荣之辈,背叛君父之徒,实实令卢某齿冷!“
卢象升低声的怒骂,有如锐利的刀子一般,直戳在李啸胸口。
李啸缓缓转过头来,与卢象升锐利愤怒的眼神对视,眼神中,却有无限的悲凉之色。
来自后世的他,当然知道,一味主战的卢象升的最终命运,只是在现在,他当然不能对他说出来。
最终,在久久的沉寂之后,从李啸嘴中,淡淡地吐出了一段话。
“卢大人,若国中的流贼和塞外的清虏,皆如你所说的这般不堪的话,我大明何以沉沦至此。若仅是挥洒一腔热血,便可救国救民的话,我大明早已复兴重振了。不过,卢大人,本伯想对你说的是,这天底下,没有比死更容易的事,也没有比死更没用的事。“
李啸的话语冰冷,似乎根本不含感情。
未等卢象升回话,李啸复转过身去,向崇祯长揖而拜道:“微臣无有才学,所献这议和之策,既有污圣听,难于采纳,就请陛下另择良策为是,微臣就此陛辞。“
崇祯沉默良久,才低声应道:“好吧,李啸,你且先回山东去吧。“
李啸应了一声,转身离去。
没有人注意到,这位年轻的赤凤伯,在迈步离去的一刹那,竟然热泪盈眶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