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(4/5)
他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了下来,脸上保持着平静之色,跟着领路太监离宫而去。
离开紫禁城后,李啸便与一众护卫骑兵,简单地收拾了行李,打马离京出城。
离开的京城之际,李啸在官道上,伫马回望,久久地凝视着那城墙巍峨高耸的北京城。
这一次离开,李啸心下,却是再不想复来京城了。
我本有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。
对朝廷与皇帝极度失望的李啸,现在一心只想的事情,便是如何在这个越来越动乱的乱世中,壮大发展自已的实力。
这才是,在这个血火纷争的乱世里,最为根本的生存之道。
李啸离开北京后,却并没有直接返回山东,而是去了自已在宣府镇的据点,金汤城。
李啸此去金汤城,除了去视察一番金汤城的生产与贸易规模外,还有一点,便是要履行当日与英格玛的承诺,把她风风光光地娶过来。
李啸等人,从京师出发,一路打马前行,不过七天时间,便到了宣府北路的金汤城。
李啸远远地就看到,大批赶着大小车辆的商队,在金汤城外川流不息。
在离开金汤城的商队时,大多数的商队车辆上,已装满了新出产的白色、红色、黑色、青色、紫色等各种颜色的呢绒,层层叠叠地捆好在四车上,堆积如山,压得载货的牛车或马车吱呀作响,然后在一脸欣悦的商队头领的率领下,离城而去。
这些商队,大部沿着官道南下,还有部分商队,则是折向西边,应是运往大同山西等地。
除了这些采购运送呢绒的商队外,还有一些商队,则是满装金汤城出产的煤块,焦煤,硫磺等物,长长的车队在头领的带领下,浩浩荡荡地南下而去。
而运往金汤城的商队,则是装运了五花八门的商货前来。有运茶叶的,运粮食的,运生猪的,运绸缎的,运布匹的,运铁器的,运食盐的,运瓷器的,运生活用具的,形形色色,车水马龙,一路喧哗。
李啸看到,在这些商队中,大多数是自已名下,那插着猛虎军旗帜的商旅,他们把金汤城出产的呢绒、焦煤、硫磺,大批南运至山东单县铁龙城和赤凤城等处,再分销各地及海外。
而李啸在山东出产的绸缎、铁器、海盐、粮食等物资,则大批北运到这金汤城处,在当地分销到宣大山西等地,以及蒙古诸部。
见到这繁荣昌盛的贸易景象,李啸心下极为欢喜,原先在京城中积郁的不平之气,已皆消散一空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