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贼、奸臣、还是奴才?(2/5)
尽管身着厚重的狐裘,李啸却感觉身上十分寒冷,仿佛自已已从内而外,彻底冷透了一般。
“该来的,总是要来啊。”
李啸这句喃喃低语,很快便被窗口吹来的冷风,撕成碎片。
李啸又不觉回忆起,前些时日,曹化淳来登州宣旨的情景。
当跪地听旨的他,听到崇祯最终还是要派遣官员,夺占自已辛苦血战得到的台湾岛时,李啸知道,与明廷摊牌的时候,终于到了。
一直以来,李啸刻意避免回避与明廷发生冲突,他总是希望,双方真正发生面对面冲突的时间,能尽量来得晚一些。但李啸终于发现,自已的美好愿望,在现实面前,只能被击得粉碎。
该来的东西,迟早会来的。这摊牌之日的到来,李啸发现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根本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。
朝廷对越来越壮大的自已,可谓忌惕极深。而现在自已,除了牢牢据有台湾岛,不让朝廷染指外,还未向朝廷禀明,便擅自出兵虾夷岛与库页岛。有两条悖逆之罪在前,李啸纵再有大功,在朝廷看来,只会更加彰显出自已的野心,也会让朝廷对自已更加猜忌疑虑。
只是,要让李啸就这般乖乖就范,放弃血战得来又苦心经营的台湾岛,这也是李啸所绝不能接受的。
于是,当曹化淳向他宣读圣旨,要求李啸撤回台湾岛的自派官吏之时,李啸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。
到现在为止,台湾岛上,已总共移民了三百多万人,诸如制糖,种茶,产盐,水稻,马铃薯等各类产业日趋兴旺,商贸交易更是一片繁荣。可以说,台湾岛,这块原本的化外生番之地,在李啸的苦心经营下,已成为李啸军中,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土地,是李啸将来赖以发展壮大的重要人口与粮食基地。而现在,朝廷想仅凭一纸谕令,就让李啸将这样一块肥美无比价值巨大的土地拱手相赠,怎么可能!
尽管李啸思来想去,还是赠给了曹化淳100两程仪,作为辛苦银子,才打发他回去。但他从这个老太监眼中,还是读到了深深的怨恨与不满。李啸可以想见,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,在返回京城后,会在皇帝面前,怎样地说自已坏话。
更何况,现在各地的安全司也不断地飞鸽传书,说现在几乎全国各地,都在传闻,说李啸除了不顾朝廷谕令擅自出兵外,更是对这个侯爵头衔多有不满,说什么凭自已所立之大功,便是成为国公,亦是理所应当。
李啸相信,这条恶毒的流言,这曹化淳回去后,定也会添油加醋地向皇帝加以禀报。
听到这个传闻,李啸不由得心下苦笑。
这般流言,真真诛心之语也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