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贼、奸臣、还是奴才?(3/5)
这个流言,最为阴毒也最为厉害之处在于,因为李啸确有不臣之举在前,所以李啸现在无以自证清白。因此,现在的他恐怕越是辨解,反而会越发加重朝廷猜忌之心。
李啸忽然发现,现在坐大了的自已,在中国历史上,仅有三条道路,可以做为选择。
第一条,就是走刘裕的道路,在南征北战立下大功后,遂与原东晋王朝彻底翻脸,代晋自立,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反贼之路。
第二条,就是走曹操的道路,挟天子以令诸侯,把皇帝操控于手中,做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。
第三条,则是效仿那晚清的曾国藩,在攻灭太平天国后,自剪羽翼,以求苟安,从而打消清廷的猜忌与疑虑,以做一个奴才而满足,从而保全自身性命。
说实话,这三条道路,对现在的李啸来说,皆不是他所喜欢的选项。
李啸知道,如果自已要走前两条道路,那原本就糜烂不堪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,必定会掀起自相攻伐的血雨腥风,将有无数的黎民百姓,在自已与朝廷的血腥对战中,惨死在内战的刀兵厮杀之下。
这样的结果,最终可能只会,一是便宜了流寇,让流寇得以从现在被大部压制的状态,重新复炽猖獗,再度荼毒中州各地。二是便宜关外的满清,让满清坐山观虎斗,从而坐收渔人之利,在李啸与朝廷两败俱伤之际,将来再度入关掳掠,来捡个大便宜。
只不过,这前两条道路不走,要李啸象曾国藩一样自剪羽翼,做个只求保全自家性命的苟且奴才,亦是绝不可能。毕竟,现在的李啸,雄心勃勃,一心想要重振中华国势,再展华夏雄风。象现在,流寇未被消灭,鞑虏尚未铲除,便要李啸在这事业方兴之际,就放弃军权,自去精锐,仅仅是为了打消明廷的疑虑,这是李啸所绝不能接受的。
那么,现在的李啸,还有其他道路可走么?
李啸认为,应该还是有的。
那就是,在得罪了朝廷的现状下,还是要努力保持与朝廷斗而不破的状态,至少在流贼与鞑虏被消灭前,保持与明朝的和平关系。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内斗造成的灾难与损失,让饱经苦难的华夏百姓,不再遭这场无妄的刀兵之灾。
故而,在打发走了曹化淳一行人后,向来做事果决的李啸,立刻开始着手,按自已已深思熟虑的计划,着手准备。
李啸下令,将现的在兴中营,扩军三倍,成立兴中镇。
这兴中镇,下辖三营,每营三哨,共有盾兵135队共13770人,枪兵270队共27540人,玄虎重骑总1800人,飞鹞子总1800人,满州骑兵总1800人,横行总1800人,辅兵3000人,火铳手2000人,火炮部队500人。总兵力达到54010人。
而原兴中营营长田威,提为兴中镇镇长,原副营长刘国能,提为兴中镇副镇长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