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

第1312章 是何缘由(3/5)

目录

当然还有一些没有根据地的军队,以起义军为主要类型的,则多是携带家属全时随军。部队走到哪,家属跟到哪,作战时亦不例外。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永不分离,缺点是负担太重,危险性太高。甚至有敌军利用这种模式,作战时袭击宋军家眷,导致战败的事情时有发生,家眷拖累作战的缺点也暴露无遗。

此外,如果不具备家眷随军的条件时,军队中为稳定军心,便会以开设伎营的方式来缓解兵卒的思乡之苦。但此种方法也导致军中违反军纪的事件频发,劫掠民间妇女、私蓄妻妾、在营中藏匿等等。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。

至于张霸当兵的时候,朝廷日衰,边镇军将权势日盛,违反军纪的事情朝廷已经顾不上管了,导致军中糜烂,携带家眷,私蓄妻妾的事情已是平常,而各军出征掳掠民间妇女更是常事。

到小皇帝组建新军后,加强了管束才逐渐好转。而琼州地方狭小,小皇帝主动寻找兵将失落在江南的家属,接到琼州团聚,倒也没有出现因为思乡而产生兵变的事情。回到江南后,再次整改军制,虽然不准士兵和低级军官携带家属随军,但是规定了服役七年就可退伍还乡的政策,还规定服役期满三年,便可由朝廷给付路费回乡探亲,以可以预见的期限来保证军心不乱。

此次出征已近一年,许多兵将无法按期归乡探亲,且要知道当年蒙古破襄阳用了七年之久,所以采用久围之策导致战事结束无期,引发士兵不满也非不可能。而张霸之所以相信,因为他知道在唐时的‘桂林兵变’也是因为相似的情况而引发的。

唐懿宗咸通九年,朝廷在徐州召募了三千人征伐南诏,其中八百人留在桂林戍守。朝廷原有旧例,士卒在外戍守以三年为期,期满便可还乡。该部士兵已在桂林戍守六年,但因为战事吃紧,朝廷“军努匮乏,难以发兵”,要求这些士卒再留守一年。忍无可忍的徐州兵便起而造反,杀其队将,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,劫斥府库而去,这就是著名的“桂林兵变”。

而此事不仅是一场兵变那么简单,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有曰:“唐亡于黄巢,而祸基于桂林。”庞部士卒不像黄巢那样活不下去兴兵造反,兵变的初心只是要回家与亲人团聚,可官员骄横处置不当,以致因小失大,竟而成为唐亡的诱因。

可见思乡之情虽属精神领域,但真正发作起来,比任何力量都要厉害。张霸自然不敢再轻忽,他深知这不是控制各部主将就能解决问题的,士兵们闹将起来,他与帐中的诸将皆是玉石俱焚的下场。而兵变一起,要是殃及行营,祸及陛下,他张霸就是千古罪人,死上百回也难以赎过……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穿书之八零女配要翻身 吟游刺杀录 巨擘巅峰 逆天透视眼 史上第一女婿 在下包治百病 豪婿韩三千免费阅读全文 绝世小神医 修真聊天群 绝对狩互